出了超市,常妙拎着一袋卷纸,再次提议,“要不你就把你的工资卡收回去?万一我下次又忘了,你说你在外面吃饭都付不了钱。”
这人还给自己规定了数额,每个月就一千五。
但家里平时的水电支出是他,柴米油盐是他,车油保养是他,毕竟成年人了,每个月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,还不时会有些意外支出,所以她觉得真的很紧巴。
梁嵛却很坚定,“没事,你忘了我提醒你。”
常妙失笑,“你就不怕我哪天卷款携逃?”
梁嵛还真认真看她一眼,片刻后,“那你每个月多给我五百?我攒着。”
常妙:“攒着干嘛?”
梁嵛一脸正气,“私房钱。”
常妙:“……”
常妙:“那我才不给你!”
梁嵛坦然,“那就不给。”
常妙:“可你外面吃饭够吗?”
梁嵛:“……五百?”
常妙:“一百。”
梁嵛:“四百。”
常妙:“两百!”
……
梁嵛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跟人这样在街上拌嘴,很陌生,但这种感觉同样也很好。
常妙最终还是决定给他涨了五百生活费,作为感谢,梁嵛晚上又做了一道新菜给她换换口味。
只是晚上,他时隔多日刷了下朋友圈,发现张婶住院了。
-
梁嵛没有每天刷朋友圈的习惯,知道张婶住院已经是发生了三天后的事情了。
其实客观来讲,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并不至于到特别亲近的程度,只是恰好在各自人生的某一阶段里有一段缘分,而对于梁嵛来讲,则更会特别一点,因为张婶是他少有的指引他未来该怎么走的一位长辈。
大学之前,他有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手机的,所以从福利院离开后,两个人也就再没见过,直到有一次无意间路过福利院附近,发现张婶还在那摆摊,两人才交换了联系方式。
此后就是每年过年会固定去拜访一下,其余时间看情况,张婶也很高兴他来,小时候看着那么矮个小孩,如今长大了还事业有为,她感觉也挺奇妙的。
而且她还有个儿子,跟梁嵛差了六岁,学习一般,当初考学的时候还让梁嵛帮忙教了一阵子,好容易才勉强考上了一个一本,这次梁嵛也是先跟他联系的。
在客厅打了好几分钟电话,常妙端着洗好的水果出来时,梁嵛终于放下了手机。
常妙坐到他旁边,“你明天要去看医院看张婶吗?”
梁嵛摇头,“明天不去,等下周吧。张婶说她过两天就回家了,不愿意我跑医院,要去可以出院再去看。”
常妙:“那也行,问是什么病了吗?”
梁嵛:“胆结石,问题不大,手术已经做完了,现在就是观察期。”
常妙放下心,“那,我下周也跟你一起去?”
梁嵛掀起眸。
“?”
常妙一看这人不说话,还略带探究地望着她,顿时有些脸热,“是你之前自己说的要带我去看张婶!”
梁嵛点头,“我记得,本来也是想问你的。”
常妙盯他一阵,突然没话了,梁嵛太直白,看人的时候也不知道掩饰,那种好像快要把她看破的眼神,让她一瞬间完全忘了她原本也希望他快点想明白她的态度的。
片刻,她果断放下蓝莓,起身进屋,同时忿忿撂下话,“我去睡觉了,你把盘子里的都吃光!”
-
这周六,梁嵛提前买好了拜访的一些水果礼品,两个人下午直接从家出发。
常妙对张婶还是很有好奇心的,路上有点远,她不时就会有问题要问一问梁嵛,例如张婶家有几个人,性格都怎么样,她过去都要注意什么,到时候跟着他一起叫人行不行?
梁嵛都耐心一一解答了。
老一辈的大多还是会跟公婆住在一起,所以张婶家人也比较多,除了丈夫郑叔,还有郑叔的父母和他们的儿子,叫郑诚。
梁嵛:“也没什么要注意的,郑叔、郑诚和郑爷爷三个人性格比较像,都是老实人,话不多。郑奶奶现在耳朵不好,你说话得大点声。张婶性子很外向,你见了面就知道。”
常妙点点头,心里越发有些期待起来。
身侧的手机响了一声,她打开看了眼,关掉,继续欣赏沿路的风景。
快到张婶家的时候,常妙远远就看见小区门口有个男生在那站着,开始还以为是路人,等车开过去了,男生朝他们这招手,她才意识到这个可能是张婶的儿子。
梁嵛在旁边也提示,“是郑诚。”
车在门口停了下,梁嵛按下车窗。
郑诚:“梁哥,我妈让我来接下你。”
郑诚皮肤偏黑,个子不高,一米七五六的样子,但是一头利落的短发,眼睛明亮,看起来很有精气神。
梁嵛嗯了声,他每次过
耽美小说